寻迹羊城薪火 启航科创未来——南宁市荆楚高级中学广州科创文化研学之旅圆满收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春意盎然的五月,南宁市荆楚高级中学的学子们踏上了一场融合科技探索与历史寻踪的研学之旅。他们跨越山水,走进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以脚步丈量城市脉搏,用双眼见证科创力量,在沉浸式的学习中解锁成长新篇章。
行程亮点
科技赋能,触摸未来前沿
蓝湾科创中心
大疆无人机研发探秘
走进大疆无人机研发基地,学生们亲身感受“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从精密元器件到智能飞行控制系统,工程师现场演示无人机编队飞行与智能避障技术,科技的魅力让同学们惊叹连连。有同学感慨:“原来无人机不仅是‘会飞的相机’,更是智慧城市的眼睛!”
广州塔
地标建筑的科学解码
尽管未能登顶“小蛮腰”,但这座地标建筑的匠心设计依然震撼全场。研学导师现场开课 ,解析广州塔的“螺旋形变截面网格结构”——24根扭转的钢柱自下而上渐变收分,既如岭南少女纤腰轻摆,又以精密力学化解强风压力。“这是力与美的方程式!”一名学生兴奋地记录。美学视角下,塔身银灰色钢结构与珠江水波交相辉映,夜晚488米高的“极目天幕”灯光秀,以动态光影演绎“珠江韵律”“云山叠翠”,将现代科技与岭南诗意完美融合。“原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文化的基因库!”研学同学感叹道。
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
对话“大国重器”与青春榜样
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前,学生们屏息凝视这台每秒运算数亿次的“超级大脑”,科研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其在气象预测、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应用。特别环节中,中山大学的优秀学子与荆楚学子展开面对面交流,分享科研心得与大学生活。“学长说‘保持好奇心是科研的第一动力’,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研学学生收获感悟。
文化寻根
历史浸润,传承红色基因
广东省博物馆
穿越时空的对话
从南粤古代文明到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彩瓷器到潮汕木雕,文物无声诉说着岭南文化的璀璨。同学们在展柜前娓娓道来:“读懂过去,才能更好书写未来。”
永庆坊
老城新生的启示
漫步西关骑楼,探访李小龙祖居,游览粤剧博物馆,非遗工作坊里体验广绣与珐琅彩制作。旧城改造与文脉传承的巧妙结合,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文化自信”的具象表达。
黄埔军校旧址&辛亥革命纪念馆
热血青春的共鸣
站在黄埔军校的操场上,触摸斑驳的砖墙,百年前“亲爱精诚”的校训依然振聋发聩。辛亥革命纪念馆内,通过全息影像重温先驱者的呐喊,有学生动情道:“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肩负使命,继续奋斗!”
一路向学,暖心同行
高铁上的“移动课堂”
飞驰的列车中,研学体验与作业齐飞。几名同学利用碎片时间温书刷题的身影,被老师抓拍后笑称:“这才是‘知行合一’的最佳示范!”
研学结课仪式·成长的声音
学生代表黄圣源分享:“这次研学让我明白,科技需要人文温度,创新更要扎根文化土壤。”,学生代表章宗媛分享:“真正的成长,永远发生在课本之外广阔的天地。”,教师代表安老师寄语:“希望同学们永葆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培养创新思维,敢于突破,勇于尝试;坚持知行合一,将所学转化为为实际行动。”
集体生日会·温情满溢
研学方为5月生日的12位师生精心准备了惊喜!烛光映笑脸,歌声传祝福,一块蛋糕、一张贺卡,让这场研学之旅更添“家”的温暖。
研学手记
写在归途的思考
3天2夜,从无人机翱翔的蓝天到超算中心的数字星河,从大学榜样的真诚分享到地标建筑的科技之美,从博物馆的千年回响到黄埔军校的铿锵誓言,同学们在行走中思考,在观察中成长。这场“科创+人文”的深度研学,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远行。
未来已来,少年可期!
南宁市荆楚高级中学的学子们,愿你们永葆探索的热情,将羊城之行的所见所感化作前行路上的光,以科创为翼,以文化为锚,向着更辽阔的未来启航!